高粱具有抗旱耐涝、耐盐碱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根据高梁的这些特点总结出的栽培技术措施: 一、选地 高粱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,但对各地高产地块的土壤分析,都具备土壤耕层深厚,结构良好,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,土壤质地和酸碱度适宜等特点。 二、整地作垅 根据高粱对土壤的要求,应在秋季前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整地作垄,以利蓄水保墒,延长土壤熟化时间,达到"春墒秋保,春苗秋抓"的目的,耕深以20厘米为宜,并力争秋季志垅,垄距以55-60厘米为宜,未及起垅的,春季应抓紧进行顶浆作垄,以保蓄冬季积蓄于土壤表层的大量水分,供种子发芽。
三、种子处理 1.发芽试验 播前进行发芽试验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,种子发芽率在95%以上时才能做种。 2.选种、晒种 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,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,并进行晒种,播后出苗率高、发芽快、出苗整齐,功苗生长健壮。 3.浸种崔芽 用55-57℃温水浸种3-5分钟,景干后播种,有添墒保苗与防治病的作用。 4.药剂拌种 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,可用拌种双拌种,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。 四、一次播种保全苗 一般土壤5厘米内,地温稳定在12-13℃,土壤湿度在16%-20%播种为宜。 五、配方施肥 根据高粱生长需要,亩施农肥2500公斤加10W一铵,5公斤钾肥一次施入做在肥。种肥用4-5公斤硫铵,种子与化肥开,防止烧种。追肥在拨节期和出穗期各施用一次。拨节期,用尿素20W一遍地一齐施用。穗肥,可施硫铵8-10公斤。 六、加强田间管理 1.间苗、定苗 出苗后3-4片叶时进行间苗,5-6叶时定苗,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养分消耗,促进幼苗稳健生和划壮苗早发的有效措施之一。 2.中耕 苗期中耕2次。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,10-15天后进行第2次。可保墒提温,发根壮苗,又可消来杂草,减轻杂草危害,拨节后如营养生长过中进行中耕培土歧根早生快发,增强抗风抗倒、抗旱保墒能力。 3.蹲苗 一般从定苗开始到拨节结束。信开苗根四周土露出地下茎节,进行扒土晒根,有利提高地温,促进根系下扎,可使高染生长健壮,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强,能获得较高产量。 七、综合防治病虫害 八、适时收获 高粱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,此时籽粒饱满,淀粉含量高。 |